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劉育英)隨著官方態度逐漸明朗,中國多地布局未來產業新的風口,力圖增強發展動能,重塑區域競爭優勢。
按照“十四五”規劃,未來產業重點是圍繞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布局。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聚焦關鍵領域,搶占競爭制高點。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所長韓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美、德、法、日、韓等國家的未來產業相關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6G通信、未來能源、生命健康、網絡安全等方向。
在中國,未來產業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最近明確提到,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且鼓勵地方先行先試。
據賽迪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統計,中國地方政府已密集發布了20余個未來產業相關政策。截至目前,在31個省級行政區中,浙江、上海、山西、河南4個省市已發布未來產業政策文件,293個地級市中有16個發布未來產業相關政策。
浙江認為,未來產業是由突破性和顛覆性的前沿技術所推動,強調的是突破性和顛覆性前沿技術。有的地方認為,未來產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生物技術等與工業技術交叉融合為驅動,強調融合創新。
多地還提出了未來產業發展目標。上海提出,到2030年未來產業產值要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南京提出,力爭在2025年全市未來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0億元以上;河南提出到2025年未來產業增加值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超過15%。
此輪中國各地布局未來產業,在新機制方面進行了探索。例如成立高級別領導小組、組建專家委員會、探索產融結合新機制等。
資金投入方式亦是探索重點,浙江提出要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建設若干功能性風險投資基金和未來產業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參與。上海提出要探索設立市場化主導的未來產業引導基金,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山西則提出要積極探索建立未來產業投資基金,促進政府基金與市場基金協調互動。
韓健表示,未來產業具有很大不確定性,風險大、投入周期長,靈活多元的投入機制尤其值得借鑒。這些投資方式包括:政府研發投入、企業投入、風險投資、銀行信貸、社會捐贈等。
打造生態體系也是各地未來產業布局的發力點,如提出構建未來產業企業梯隊、以應用場景為牽引促進未來產業發展、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構建梯次人才培養和引進體系等。
根據賽迪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的調研,中國地方政府呼吁出臺國家頂層設計。由于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未來產業培育發展的頂層設計,地方在謀劃未來產業布局時出現了兩大疑慮,一是對未來產業理解各不相同,二是某些未來產業細分領域重復布局。
韓健表示,發展未來產業,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戰略以及重點領域專項產業發展規劃等;其次,要完善未來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培育更多更優秀的專精特新型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集群式發展;三是探索設立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開展試點示范;四是要統籌做好區域布局,探索構建創新策源地-產業承載地-資源保障地等多層次空間格局。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