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owm8c"></table>
      <td id="owm8c"><ruby id="owm8c"></ruby></td>
      <acronym id="owm8c"><strong id="owm8c"></strong></acronym>
      <p id="owm8c"><strong id="owm8c"><div id="owm8c"></div></strong></p>
      <td id="owm8c"></td>
      民聲有約 特色專題 直播泉州 讀報 美食 健康 文旅 報料 視頻 圖片 創客 V R 縣區



      您的位置: 泉州網>溫陵社區
      2023-01-06 09:04:15 來源:泉州晚報

      從一份筆錄看清代中國東南沿海帆船貿易

      ——“泉州與世界海洋文明”學術研討會發言

      □錢江 香港大學教授

      錢江

      我以一份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英國雇傭的福建商船船長的口頭訊問筆錄檔案為例,與大家共同探討其中反映出的清康熙三十九年、四十年中國東南沿海的帆船貿易情況。

      首先,從以前大量的資料可以看到寧波港跟日本、東亞、朝鮮半島的貿易比較多,寧波港在當時已經崛起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中國對東南亞海上貿易的港埠,這個筆錄就提供了這條線索,而且它涉及的數量相當大??滴跞拍辏?700),這一年前往東南亞港埠的船只,從寧波出發就有12艘,其中8艘到巴達維亞,2艘到馬來半島柔佛,另外2艘到馬辰,數量超過從廣州和廈門出去的,廣州的比例是最小的。但從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年(1701)的統計數字來看,廈門的商船超過了寧波港,大多是福建的商船在走這條線。此外,商船在婆羅洲的馬辰是跟當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交易,我們也再三看到中國的船長匯報的確有到港埠貿易,以往中外史對馬辰貿易港,特別是對中國商船的研究不夠,所以有必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從中國船長的回答記錄來看,英國東印度公司當時在寧波、廈門、廣州等口岸的活動十分活躍,其商船的規模也挺大,那艘破損的商船船上的水手就多達274人。提到當中的商品打了一個問號,特別是用黃金制作的鞋子,他們再三提及,而在我們以往研究的論著和原始資料中,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黃金制作的鞋子從中國不同的口岸被歐洲人買去,這究竟是什么地方生產的?是不是工藝品?采購的數量大不大?這些都不清楚,這值得進一步研究,清政府當時對外國人限制很嚴,不準他們進入寧波,所以他們在停泊的Xeuxan島或者教皇島上購買中國商品,這究竟指哪個島嶼,還需要考證。

      根據筆錄,航行的時間從寧波到巴達維亞需要一個月,即使到了18世紀初,中國船只在航行中風險還是挺大的,特別提到8艘帆船從巴達維亞回航,只有5艘能回去,另外3艘在途中就沉沒了。

      在輸入的商品中,在寧波、廈門、廣州三個地方,都可以看到英國人把白銀和毛呢紡織品輸入中國,是比較大宗的商品。當然,筆錄中還有不少疑問,需要進一步研究。

      責任編輯:
      泉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